查看原文
其他

商榷|教育技术学何来“国籍性”?

陈鸥辉 信息科技时代 2024-03-15

一方面,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一直跟随着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主流大潮,通过与国际同行的对话,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与整个国际教育技术界基本保持同步。另一方面,我国几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和理论建设者秉承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总结出一条极富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发展道路。因此,我国教育技术学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学科特色和鲜明的学科边界。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因此,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不同于美国教育技术学,它应是对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理论认识和实践的反映。

安涛,李艺,公众号:电化教育研究守正与超越:教育技术学的边界与跨界

今天一早,看到自己的文章下推的这篇文章,点进去一看,摘要里的一句话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作为一个技术教师的敏感性在于: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是无国界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应用不同并不能简单地将这一现象标注为“国籍性”?

带着疑惑,我一段一段地往下看,最后看到了上面那一段明示“国籍性”的文字。从该文可以看出作者想说明的不是教育技术本身具有国籍性,而是想说明教育技术在我们国家的应用情况。那么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应用层面的表现能够概述为“国籍性”吗?这是值得商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一教育技术手段在美国应用得很好,而在我们国家本土不适,究其本质原因是什么呢?就像做物理化学实验一样,不同的实验条件导致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而已。我们的重点是要分析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将结果分为美国式教育技术或中国式教育技术,这是对科学技术本身不严谨的一种态度。

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改进学习:给美国总统和国会的报告》着重强调了“系统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技术不是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是一种根据具体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学与教的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人类学习和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应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教育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定位为促进更有效的教学,至于有不有促进,促进了多少都有待实践来验证……至于其他,我想少给它附加一些东西可能更容易找到它的核心本质,如果它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就不要轻易附加所谓的社会属性,而要将重点侧重于找客观原因。否则,我想既然有美国教育技术与中国教育技术之分,恐怕还会出现北京教育技术与湖南教育技术之分了。

虽然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也把促进学习者学习与推动教育的变革作为其根本任务,但这个任务是各个学科共同承担的,“现代教育媒体”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和安身立命的根本。如南国农先生所言,“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是我国电化教育与外国的视听教育或教育技术等的最大区别之处”[14]。“现代教育媒体应用”具有与其他学科理论不可通约的性质。因此,“现代媒体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与变革”可以作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的核心问题。

安涛,李艺,公众号:电化教育研究守正与超越:教育技术学的边界与跨界

文中还有这么一段文字,居然将工具作为我国教育技术的核心,工具本身具是传播载体,现代教育媒体也不可能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工具性载体。最后那句:“现代媒体技术对教育的促进与变革”可以作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的核心问题。又推翻了前面的工具核心立论,回到了教育技术定义的本质上来了。


后记:我理解的魏先生与雁先生建议我公众号不要用株洲二中是为了避免因我个人在网络里直言以给学校带来麻烦?如果从这一角度着想:我确实不应该以学校名义在网络里发出我自己的声音,所以现在我的质疑与发言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联系:124286720@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